2021年9月23日 星期四

閱: 讀財報 挖好股 1, 2

作者: Bittermelon

讀財報 挖好股 1

雖然書聲稱是給初學者看的, 但我保證會計初學者絕對看不懂

作者從事審計工作, 在第一冊中, 第二章已經在講各式會計奇技淫巧了. 比喻的話, 就是跟你說完油門是加速, 腳制減速, 就帶你跑秋名山下山道了. 道理我都懂, 不要命般的late brake, heel and toe 光速轉波, 漂移過灣, 在沒道燈的馬路關頭燈衝下山. 這些東西只會嚇破阿樹膽而已.

行業板塊頭2個就打大佬(銀行股, 保險股) 這些生意本身靠的就是複雜的計算, 也很受利率影響. 再有額外的監管要求. 看了這10多頁就覺得自己懂, 我怕比不懂更危險.

令我惆悵的是, "讀財報"也沒什麼讀, 而是作者自己讀了再轉達給讀者. 讀財報要去那裡讀? 一份動輒百頁的財報那些要讀,那些不用讀? 有什麼地方有現成的同行比較, 跨年自身比較嗎? 你不教我仍然是不會釣魚啊

"挖好股" 不,並沒有. 作者舉的例子多數都是反例. 餘下都是客觀敘事的形式. 留給讀者置喙. 

不想給冧把也可以舉些偉大的公司來看看吧.

讀財報 挖好股 2

雖然我有很多意見, 但就是出了第2冊. never argue with success. 不過我先要承認, 2 我沒細看了.

讀下來比1好, 但箇中知識的範圍已不知覺由會計轉去corporate finance層面. 


相對於書名, 還是搔不着癢處


我實際上想看的,應該是這本才對

財報狗教你挖好股穩賺20%(修訂版)


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帶你一起看非洲

我對於非洲的認識, 大概就是每60秒,非洲就過了一分鐘

看YT的時候被大數據安利了這個"帶你一起看非洲"的頻道, 節目是一個在非洲烏干達開廠的中國廠佬, 他把那裡的風土人情拍下來, 讓你了解一個更真實的非洲. 片通常不長, 就幾分鐘一條. 不會跟你CLS 和帶貨. 頻主也是一個善心人, 要是出了大問題或多或少會幫助一下, 沒什麼撕心裂肺的狗血故事. 看起來心理壓力沒那麼大.

跟當地人比, 我們富有的多. 他們的家普遍就只是四面的泥磚牆, 連玻璃窗都沒有. 就不要說什麼電器了. 窮, 但是不苦. 是我看到他們生活的感覺. 

有工作, 儲錢蓋房子. 生兒育女. 有頭腦的正職之外做點小生意.

因為現代都不燒煤了, 工業安全, 環保的意識都有了, 同樣的由零發展, 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就靠譜得多.

但畢竟就是低技術的勞動力, 沒辦法人工就是低, 低到剛好cover維持生活. 宏觀來看, 給多了也只是做成當地通漲和貧富差距而已. 人工高了, 業主加房租, 食物漲價, 還不是back to square one. 錢最後還是回到擁有資產的人的口袋. 沒資產的人的工作的value add 不夠, 就很難由此方向改善生活. 無論非洲還是香港, 道理都是一樣

這裡, 他們最缺乏的就是資金. 沒什麼金融體系借錢給他們做生意. 例如借到錢, 可以早好幾年買到電單車做做載運或早點開到像樣的餐廳. 這對大眾的生活都有幫忙

非洲沒有的是資金, 有的是隨著經濟發展產生的機會




2021年9月19日 星期日

閱: 投機者的撲克

作者: 扁蟲魚

又是一本"投機"的書籍. 全書371頁, 序言4頁完結. 爽快. 不知為何, 現在好像時興書明明2百頁不到, 光序就要二三十頁的歪風.

作者是國內人士, 在炒賣中長大, 由無股可炒的年代炒郵票(1980年的金猴郵票) , 到1990年國內第一次開放股票市場. 一開始的瘋狂他都經歷過了. 根本沒有價值的東西統統都炒到上天, 錢來的快, 去的當然也快. 大賺之後再大賺, 膨脹了, 就破產, 死不了的就東山再起, 再寫本書. 故事總是如此的類似

富足人生三個關鍵點

1. 避開致命打擊

2. 躲避重大打擊

3. 把對財富的期望值放在一個合理的區域

不能嚮往長期的安穩, 又渴昐著短期的暴利. 

賭性

人生而就有賭性. 所有的創新都可說是都是冒險和賭博的產物, 再加一點幸運. 但克服賭博的壓力則需要修為. 就算克服了, 還得永遠對市場有敬畏之心. 人類創造了歷史, 而歷史總是被人類改寫. 用圖表和數據妄圖研判未來, 最後終於會在突破行情中輸的一乾二淨

避開致命打擊

避開不活躍的市場, 流動性不足, 價差大

規則的細則
避開極端情況. 極端情況會引發極端細則. 作者的例子在期貨交割, 和掛1毫的牌去吃掛market price的人. 我會舉例如負油價, GME 的short squeeze 時不給散戶買. 就算是不合理, 你也得活到被平反的那天

圖表的頂底的誤導

圖紙的頂端不是行情的頂端

屁股決定腦袋

與其說你是看好行情而持有股票, 不如說你是因為持有大量股票而看好行情, 當你分批建倉時, 無論市場漲跌, 你都很快樂, 樂於接受. 漲了, 建倉部份賺錢了, 趺了, 我還能更便宜地買點. 有點阿Q精神但給你內心的平和.

經濟和自然科學

科學獨立於人, 作為一個學科, 研究的理論可以梳理出來. 而經濟則是觀察者也是參與者, 理論的反身性
參與者本身不獨立與事件之外,參與者本身所做的決定對整個事件本身也會有影響。即參與者也會影響事件,使事件處在一個動態的波動中。

作者應該沒學過量子力學, 自然科學也有這個問題. 

後面的章節有點太玄看不懂了. 

個人的感想, 以作者的聰明智慧, 賺了第一桶金後, 去攪生意/地產賺錢應該輕鬆十倍. 通曉期貨金屬的生產消耗, 國際關系, 市場動向, 資金籌措去投身毫無道理的市場事倍功半

2021年9月13日 星期一

閱: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增修版)

作者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André Kostolany


要是你不認識這位作者, 他就是那個用主人溜狗來比喻價值和股價的人


按維基說法, 他被譽為德國證券界教父, 在圖書館無意間找到這本書, 抱著景仰的心借來看


科老生於1906年, 卒於1999. 他說的故事對今天活在遠東的讀者而言, 時間和物理的距離都太遙遠了, 那年代的名人, 甚至87年的股災也真的太陌生了, 更不要說2次的世界大戰


原書名是 "Die Kunst über Geld nachzudenken by André Kostolany" 翻成英文是 "The art of thinking about money by André Kostolany"


無論是"投機者的告白", 還是"The Art of Thinking" 相對於本書的內容都不太貼切


可能這本書是他在93歲高齡的時候寫的(也是他最後的一本書),感覺就是一個老爺子絮絮不休的重溫自己的威水史. 

回憶一大片, 有時候是跟誰誰的磨擦跟投資完全沾不上邊, 當然有些故事是跟投資哲學有關, 畢竟他一生就是一個投資/機人


個人認為水份比內容多, 算是科老自已的人生回顧多於投資書籍

書中的知識最少都20年前了, 能留下的大概都變成了現今的常識


原來市場先生有為科老的書寫序

https://rich01.com/speculator-book/

我覺得看市場先生寫的就夠了, 書本體可以不用看